门窗密封胶的保存需严格控制环境条件,避免因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因素导致胶料固化、变质或性能下降,不同类型的密封胶(硅酮胶、聚氨酯胶、丁基胶等)保存要求略有差异,但核心原则一致。以下是详细的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:
控制储存温度
- 核心要求:密封胶需存放在5-27℃的阴凉干燥环境中,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。
- 高温危害:温度超过 30℃时,胶料中的化学反应会加速,可能导致提前固化(尤其聚氨酯胶,易因高温交联)、稠度增加(难以挤出)。
- 低温危害:温度低于 0℃时,水基密封胶(如丙烯酸胶)可能冻结,破坏胶体结构;硅酮胶虽耐低温,但长期冷冻会导致胶体分层,使用时出现 “颗粒感”。
- 实操建议:储存仓库安装温度计,夏季用空调降温(避免阳光直射仓库),冬季北方地区需供暖(但远离暖气、地暖等热源,距离≥1 米)。
保持干燥防潮
- 环境湿度需控制在40%-60%,避免潮湿(如地下室、雨季仓库)。
- 潮湿危害:密封胶包装若有微小破损,水汽会渗入胶筒,导致胶料吸潮固化(硅酮胶吸潮后表面会形成 “硬壳”);聚氨酯胶吸潮后会产生气泡,影响粘结力。
- 实操建议:胶料需放在托盘上(离地≥30cm),远离窗户、水管等易受潮区域;打开的胶桶需立即密封,剩余胶料可倒入密封性好的金属容器中,顶部覆盖一层机油隔绝空气。
避免光照与氧化
- 密封胶(尤其聚氨酯、丁基胶)对紫外线敏感,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胶料老化、变黄,性能下降(如弹性降低、粘结力衰减)。
- 实操建议:仓库窗户贴遮阳膜,胶料存放于阴凉角落或不透光货架;户外临时存放需用防水帆布完全覆盖,避免阳光直射。
规范堆放,防止挤压
- 胶筒 / 胶桶需直立堆放(禁止倒置或横放),高度不超过 3 层(避免底层胶筒被压变形,导致胶体泄漏)。
- 不同类型、批次的密封胶分开存放(如硅酮胶与聚氨酯胶避免混放,防止交叉污染),并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。
密封胶类型 | 成分特性 | 额外保存注意事项 |
---|
硅酮密封胶 | 以硅氧烷为基础,惰性强 | 未开封的硅酮胶保质期较长(通常 12-18 个月),但需避免与酸性 / 碱性物质接触(如水泥、清洁剂),防止胶体固化速度异常。 |
聚氨酯密封胶 | 含异氰酸酯,易吸潮反应 | 必须密封严实(原包装开封后需用氮气填充胶桶顶部),且远离水源(如拖地时避免溅水),否则 24 小时内可能吸潮起泡。 |
丁基密封胶 | 橡胶基,粘性强 | 需避免高温(>25℃会变软粘连),存放时胶卷之间垫隔离纸,防止卷与卷粘在一起难以分离。 |
丙烯酸密封胶 | 水基,易冻结 | 冬季必须保证储存温度≥5℃,冻结后的胶料不可加热解冻(会导致成分分离),需自然解冻后观察是否分层,分层则报废。 |
保质期核查:
- 硅酮胶:12-18 个月(酸性胶稍短,约 12 个月;中性胶 18 个月)。
- 聚氨酯胶:6-12 个月(单组分更短,约 6 个月)。
- 丁基胶:12-24 个月(固体胶条更长,约 24 个月)。
- 建议:入库时记录生产日期,采用 “先进先出” 原则,距保质期不足 3 个月的胶料优先使用,避免过期浪费。
过期胶料判断与处理:
- 外观检查:若胶料出现分层、结块、变色(如硅酮胶变黄、聚氨酯胶发黑)、异味(发酸、发臭),则完全失效,禁止使用。
- 试用检测:轻微过期(超期 1 个月内)的胶料,可挤出少量观察:硅酮胶需光滑无颗粒、固化后有弹性;聚氨酯胶需无气泡、固化后硬度均匀,合格可用于非承重次要部位(如窗框内侧填缝),禁止用于幕墙、防水等关键部位。
门窗密封胶的保存核心是 “控温、防潮、避光、防压”,通过维持 5-27℃干燥环境、规范堆放、严格保质期管理,可最大限度保持胶料性能。尤其注意:聚氨酯胶需严防吸潮,硅酮胶需远离极端温度,水基胶需防冻,才能确保施工时粘结牢固、密封可靠,避免因胶料变质导致门窗漏水、漏风等隐患。